山東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答好保障能源安全必答題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關乎全局、關乎民生、關乎未來。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東營考察時,到勝利油田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了解油田開發(fā)建設歷程和研究院總體情況,走進頁巖油實驗室、二氧化碳氣驅實驗室,聽取油田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加快技術攻關應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等情況介紹??倳洀娬{,要集中資源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清潔高效開發(fā)利用,提升能源供給質量、利用效率和減碳水平。
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和保障能源安全雙重使命,向著能源強省目標堅定邁進。
專屬“地鐵”貫通
“減碳增油”喜獲雙豐收
2347萬噸,這是勝利油田今年的產量目標,比去年增加了7萬噸;59.7萬噸,這是油田應用CCUS技術后封存的二氧化碳量;4.9萬噸,這是油田在CCUS技術加持下的累計增油量。這組數據背后,是山東培育新能源產業(yè)實現“補鏈”,壯大綠色產業(yè)實現“延鏈”,構建油氣開發(fā)與綠色低碳融合創(chuàng)新產業(yè)體系的蓬勃實踐。
“減碳增油”的雙豐收,在山東是如何實現的?
10月16日,記者驅車從濱萊高速高青出口下來,拐進一片挺拔茂密的楊樹林,“高青末站”映入眼簾,這里就是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二氧化碳輸送管道的末端。
“二氧化碳輸送到這里后,利用東西兩條支線向15座注入站供氣,再通過增壓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3000米深的油藏,實現驅油和封存。”勝利油田純梁采油廠CCUS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趙陽說。
科技創(chuàng)新是國之利器。去年8月,我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yè)鏈示范基地、國內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正式注氣運行。該項目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0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900萬棵,或60萬輛普通家庭轎車停開一年。
今年7月,這條109公里長的二氧化碳輸送管道全線貫通,為該項目建立了一條專屬“地鐵”,每天將1200噸左右二氧化碳從齊魯石化輸送至勝利油田。
在高青末站,這條直徑323.9毫米的鋼制管線從地里鉆出來,在這里連接起一排排管線,經過一套流程后再鉆入地下,輸向四面八方的注入井。在不足400平方米的院落里,管線全部埋在地下,地面上看不到任何設備。
為確保管線運行正常,一方面依靠泄漏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地表溫度、管線壁溫、壓力等各種參數異?;虿▌?,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精準定位;另一方面與油區(qū)護衛(wèi)中心合作,利用無人機進行巡護,保障了百萬噸級CCUS項目平穩(wěn)運行。截至目前,CCUS項目二氧化碳注入量達到37萬噸,其中管道輸送量達到11.4萬噸。
“油田圍繞產業(yè)鏈部署創(chuàng)新鏈,圍繞創(chuàng)新鏈布局產業(yè)鏈。”勝利油田高級專家、科技部經理馮斌說。當前,勝利油田已形成斷陷盆地精細勘探、準噶爾盆地大中型油氣田勘探等理論技術體系,累計探明儲量超過55.5億噸。
攬“風”借“光”
能源結構向低碳化演變
兩艘龐大的作業(yè)船在海中紋絲不動,船頭的塔吊將風機部件吊往高空,緩慢地與風機進行對接……從威海乳山港出發(fā),向南航行約兩小時后,就能看到近百臺“大風車”赫然矗立于碧海之上。這里就是國內目前在建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距離岸邊30公里的山東半島南海上風電基地U場址,達產后年發(fā)電量達45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jié)約標準煤140萬噸。
趁著惡劣天氣多發(fā)的冬季尚未到來,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山東分公司的工作人員正抓緊開展風機吊裝作業(yè)?!罢麄€風力發(fā)電機有1000多噸重,主要包括塔筒、機艙、輪轂、葉片等大部件?!惫竞9げ拷浝韽垵沙山榻B,項目所處位置水深約30米,塔筒115米長,輪轂中心距離水面130米,“一方面,通過地面指揮和高空指揮,讓吊機進行精準對接;另一方面,我們的組裝人員經塔筒爬到機艙上面,進行人工對接?!?/p>
山東擁有廣闊的海岸線、優(yōu)質的核電廠址和豐富的鹽堿灘涂地、采煤沉陷區(qū)等資源。近年來,山東加快建設海上光伏、海上風電、膠東半島核電、魯北鹽堿灘涂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qū)等5大清潔能源基地,不斷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推動能源結構優(yōu)化升級。
綠色低碳發(fā)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的壽光市侯鎮(zhèn),一望無際的光伏板在陽光照耀下閃著粼粼銀光,10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fā)電項目每年為電網提供約1.47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在煙臺市蓬萊區(qū)東方電氣風電(山東)有限公司廠區(qū)內,全球已下線最長的126米B1260A型海上風電葉片,順利完成四個方向的靜力試驗考察,實現了山東全尺寸葉片試驗臺零的突破。在威海市文登區(qū),HG32實證項目成功離網發(fā)電后,苛刻環(huán)境下相關實證指標均超預期,標志著我國首個近海海域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建設邁上新臺階。
攬“風”借“光”,山東扛牢能源大省責任,書寫能源低碳轉型、綠色發(fā)展新篇章。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達到8625萬千瓦,同比增長28%,占電力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2.6%,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其中,光伏發(fā)電裝機5145萬千瓦,居全國首位;風電裝機2430萬千瓦,位列全國第四。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裝機將突破1億千瓦。
鹽穴變身大型“充電寶”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作為新能源的“穩(wěn)定器”,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tǒng)、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
在肥城經濟開發(fā)區(qū),有一個由鹽穴改造的大型“充電寶”——肥城10MW先進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電站。該電站每年可發(fā)電1320萬度以上,是國際首套10MW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距離該電站不遠處,由中儲國能建設的30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施工正忙?!案黜椆こ淌┕みM展比較順利,目前正在進行球罐拼接安裝工作,部分球罐已完成拼接并轉入焊接階段。”項目綜合部負責人殷朋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建成后將是國內最大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肥城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采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非補燃式技術,回收壓縮空氣時產生的壓縮熱,電能轉換效率可達70%以上,整個過程沒有碳排放,技術及性能國際領先。“電站每小時能發(fā)電1萬度,可滿足4500戶居民一天的用電需要?!敝袃埽ㄉ綎|)電力能源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侯虎燦介紹說。
隨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迅速增加,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規(guī)?;l(fā)展勢在必行。近年來,山東錨定“雙碳”戰(zhàn)略目標,堅持把新型儲能作為提升電力系統(tǒng)調節(jié)能力的重要手段,創(chuàng)新出臺“儲能優(yōu)先”政策,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建立新型儲能調度運行機制。2022年,山東省新型儲能累計放電量達2.98億千瓦時,位居全國第一。
截至目前,全省新型儲能在運規(guī)模達到333萬千瓦,其中電化學儲能裝機332萬千瓦,壓縮空氣儲能1萬千瓦。今年1—9月,山東新型儲能電站最大充電功率193.4萬千瓦,累計充電量5億千瓦時,為新能源消納與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楊燁瑩 陳巨慧 報道 于佳 曹儒峰 陶相銀 從春龍 參與采寫)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