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凌晨,安全員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對作業(yè)過程進行盯控。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2025年春運首日,蘭張高鐵新烏鞘嶺隧道迎來了通車之后的首個春運。
午夜時分,在這座海拔2800米的高寒特長隧道里,中鐵蘭州局蘭州高鐵基礎(chǔ)設(shè)施段的橋隧工和線路工們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工作。該隧道位于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全長17.125公里,設(shè)計時速為250公里,穿越河西走廊的“門戶”——烏鞘嶺。這里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約零下2攝氏度, 近日最低氣溫降至零下20攝氏度。
面對首次春運“大考”,這群守護者頂著刺骨寒風(fēng),鉆隧道、爬高山,在列車停運的深夜對隧道及線路仔細(xì)檢查,為旅客的春運回家路保駕護航。
1月14日凌晨,橋隧工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檢查隧道襯砌。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3日晚,在新烏鞘嶺隧道通道門外,兩名線路工組裝鐵路軌道檢查儀。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橋隧工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開展全面檢查。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3日晚,在天祝西高鐵綜合維修基地,線路工正在清點工具材料。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90后”線路工工長康川(左)使用鐵路軌道檢查儀檢查線路幾何尺寸。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橋隧工檢查排水設(shè)施。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這是1月14日在新烏鞘嶺隧道附近拍攝的山脈與月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3日晚,在新烏鞘嶺隧道通道門外,“95后”橋隧工工長金炻正在清點工具材料。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橋隧工走進新烏鞘嶺隧道。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橋隧工走進新烏鞘嶺隧道。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在新烏鞘嶺隧道口,“00后”線路工張玉華趴在線路上查看軌道平整度。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橋隧工前往新烏鞘嶺隧道作業(yè)地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橋隧工使用小錘檢查邊墻和施工縫。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橋隧工和線路工在新烏鞘嶺隧道內(nèi)開展檢查作業(yè)(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凌晨,在新烏鞘嶺隧道通道門外,橋隧工在上道前清點工具材料。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1月14日8時20分許,蘭州西發(fā)往武威東的D8885次動車組列車穿過新烏鞘嶺隧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