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貢曲羅杰攝
近期,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陣逛公園熱潮,許多人都選擇去附近公園的草地坐坐,鍛煉鍛煉身體,聽孩子們的歡笑聲,在此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獲得身心的療愈。這種自我放松的方式被稱作“公園20分鐘效應”。
看起來平平無奇,“公園20分鐘效應”卻廣受追捧。“試過了,真的很快樂”“確實有點作用”“治好了我的精神內(nèi)耗”……在社交平臺上,網(wǎng)友紛紛講述實踐心得。不禁有人感到困惑:這不就是出門遛遛彎兒、飯后消消食兒么?那么,“公園20分鐘效應”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記者走訪拉薩各大公園一探究竟。
“公園游”熱度飆升
“公園20分鐘效應”起源于刊登在《國際環(huán)境健康研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表明,每天在戶外待上一小段時間能夠讓人感到更加快樂,即便不做運動,只是每天到公園待上20分鐘也能讓人狀態(tài)更好。
4月13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拉薩河畔的中華文化公園,此時陽光燦爛,微風輕拂,蜿蜒交錯的步道上,隨處可見市民休閑娛樂的身影,有的在跑步健身,有的與三兩好友散步聊天。
措姆在西藏大學讀研,學業(yè)比較繁忙,壓力也很大,她最喜歡的解壓方式就是在公園散心?!奥犝f過‘公園20分鐘效應’,對我來說還挺準確的。公園確實是一個能夠讓我完全放松的地方,坐著什么都不干,只是看看湖中的水鳥、來往玩耍的孩子,感受陽光和微風,都讓我覺得放松。”措姆告訴記者,她還喜歡打卡不同的公園,因為每個公園的風格都不一樣,心情也會不一樣。
“我特別喜歡跳鍋莊,不僅放松心情還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宗角祿康是我最喜歡的公園,所以我每天都會來?!痹谧诮堑摽倒珗@,60歲的米瑪正在整理跳舞用到的服裝,退休之后,公園變成了他的第二個“家”。
“這張拍得不錯,再來一張?!痹谀仙焦珗@,王女士正在和朋友們拍照。“我們經(jīng)常來南山公園,戶外的休閑時光能讓我們的心情狀態(tài)變得更好。除了周末,工作日的午休間隙我也會用來體驗‘公園20分鐘效應’。”王女士說道。
公園也是“遛娃寶地”
對于拉薩市民李珍珍一家而言,公園不僅是休閑的場所,更是家庭休閑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李珍珍告訴記者,每個周末帶孩子去公園已成為家庭慣例。
“生活在城市中,真正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太少了。”李珍珍說,“而公園提供了一種便捷的途徑,這里視野開闊、綠植豐富,對孩子的視力及運動發(fā)展都大有裨益。公園作為一個免費且安全的環(huán)境,無疑是性價比極高的‘遛娃寶地’?!?/p>
對于“公園20分鐘效應”,李珍珍表示有所了解,并深感其反映了都市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她認為,這一效應既揭示了人們共同尋求的解壓方式,也突顯了大自然的療愈力量。
談及拉薩的公園,李珍珍如數(shù)家珍:“我們已經(jīng)去過很多公園了,比如南山公園、濱河公園、堆龍濱河體育公園等等。但目前最喜歡去的還是濱河公園,因為交通很方便,周邊配套也比較完善。最重要的是還可以露營,給我們一家?guī)砹撕芏鄽g樂時光。”
“公園20分鐘效應”真的科學嗎?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睊侀_互聯(lián)網(wǎng)的跟風效應,“公園20分鐘效應”其實有很多科學依據(jù)。西藏阜康醫(yī)院精神醫(yī)學主治醫(yī)師陳長友告訴記者,置身自然環(huán)境中,能顯著降低人體內(nèi)皮質(zhì)醇(壓力荷爾蒙)的水平。同時,自然環(huán)境有助于使大腦的控制中心,即前額葉皮質(zhì)得到放松和休息,就像是給長期緊繃、使用過度的肌肉做放松按摩一樣。在自然環(huán)境中,人原來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下來,多巴胺等快樂物質(zhì)也會增加。
同樣,當人處于高壓職場環(huán)境或復雜人際關系中時,精神壓力會不斷累積。踏入公園,意味著暫時逃離了這些應激源,使得緊繃的神經(jīng)得到片刻的休憩與放松。此外,大自然的各種信息通過刺激人的感官,提供了一種自然的療愈方式,有助于緩解心理壓力。
陳長友還建議:“壓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很多時候,問題本身并不嚴重,但當我們過度聚焦于問題并急切尋求解決方案時,反而會使問題復雜化,這就是所謂的精神內(nèi)耗。若能經(jīng)常融入自然環(huán)境或參與戶外運動,便能暫時擺脫對問題的糾結,釋放身心壓力。這種轉變對維護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