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應對將來不確定因素的能力之收益是一種剩余索取權,也是一種租金,是一個企業(yè)成敗得失的關鍵。
個人選擇是追求最大利益的結果。如果把選擇分為生產與消費,生產者追求最大利潤,消費者追求最大效用。這是新古典經濟學的看法。
企業(yè)追求最大利潤即收入減掉成本最大化,前提是收入與成本的選擇集合是已知的。收入是商品價格乘以售量,售量與價格相關。價格與消費者對商品的偏好有關,事實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對商品的偏好是不確定性。在一個經濟總水平、人均收入較低的社會里,人們對商品的欲望越低,對生活必需品的偏好越穩(wěn)定。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均收入增長,人們對商品的欲望越高,與動機相關的審美因素和社會含義的比例越大,與預測欲望和滿足欲望相關的不確定性越大。
既然未來消費者偏好是不確定的,那么,預測消費者偏好的企業(yè)家才能的報酬也是不確定的。企業(yè)家才能的報酬只能以將來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其他企業(yè)合同收入表示。有的經濟學家稱這種與不確定相聯(lián)系的收入稱為利潤,也有的稱為之剩余索取權,并把企業(yè)所有權定義為剩余索取權。
只要其他合同收入有保障,企業(yè)家剩余索取收入無論大小,企業(yè)都會照常營業(yè),因此,利潤、剩余索取權是一種租值。這種收入的性質與土地租金相同。一般選擇由于收入不同而不同,收入增加,選擇意愿增加,收入減少,選擇意愿減少。但土地收入,無論高還是低,土地的供應量不會改變。經濟學家稱這種供應不隨收入增減變化的收入為租金。土地收入是一種租金。同樣,企業(yè)家報酬即利潤或剩余索取權也是一種租金。
除了預測將來消費者偏好之外,企業(yè)家還要預測將來技術變化與組織變化。消費者偏好決定了商品效用,技術狀況決定生產成本。例如1個人手持軟尺丈量土地,在一定時間內量出一定面積,如果2個人用同一把軟尺,在相同時間內量出的面積將少于1個人的2倍。如果1個人持尺的一端,另1個人持另一端,那么,在相同時間內,2個人量出的面積將是1個人的2倍多。企業(yè)家要時時關注、改進企業(yè)生產的技術,否則的話,技術落后同行,企業(yè)將被淘汰。例如當年的諾基亞手機被智能手機替代,柯達膠卷被數碼相機替代,是企業(yè)家未能關注、改進生產技術,導致生產成本過高的結果。
組織方式決定了一個企業(yè)的組織成本,是企業(yè)管理優(yōu)劣的標志。例如一群人用一把刀分配蛋糕,他們的目標是把蛋糕分配均勻。如果讓動刀的人先拿,那么,很可能是動刀者分配到的蛋糕最大。如果讓動刀者后拿,那么,均勻分配蛋糕的可能性較大。企業(yè)家需要時刻關注、改進組織方式,降低組織成本。
企業(yè)成敗由產品將來收益與成本決定,消費者偏好決定了產品收益,生產技術決定了生產成本,組織方式決定了組織成本,兩者共同決定了產品成本。同時,將來消費者偏好、生產技術與組織方式是不確定、變動的,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能夠較好把握、適應這些不確定因素,提高產品收益,降低產品成本,把企業(yè)做大做強。這種應對將來不確定因素的能力之收益是一種剩余索取權,也是一種租金,是一個企業(yè)成敗得失的關鍵。
?。ㄗ髡呦到洕鷮W者)
-
金雪軍: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近年來,智能制造在我國呈現(xiàn)加速發(fā)展勢頭,應用規(guī)模逐漸擴大,融合層次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發(fā)展格局。[詳細] -
郭威: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jié)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國內外形勢作出最新判斷,并對下一步宏觀經濟政策基調和重點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 [詳細]